沙丁鱼的鱼刺比较少。
1、对于鱼而言,鱼刺最大的作用在于支撑身体,相当于大部分陆生动物的骨骼,如果没有鱼刺,鱼无法正常完成各种活动。
2、不同鱼类体内的鱼刺数量不同,而沙丁鱼的鱼刺相对比较少,因为沙丁鱼的肌肉比较发达,某种程度上代替了部分鱼刺支撑身体的作用。
一、沙丁鱼刺多吗
1、鱼刺是鱼类体内的一种构造,对鱼类的身体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支撑其身体。没有鱼刺的话,就相当于陆生动物没有骨头,是无法正常完成各种活动的。沙丁鱼作为鱼类,也是有刺的。
2、不过,鱼类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它们体内鱼刺的具体构造是不同的,其中主刺是比较普遍的,基本存在于所有鱼类的体内。不过鱼刺的具体数量是不同的,其中有些鱼类的鱼刺比较多,有些鱼刺的鱼刺比较少。
3、沙丁鱼的鱼刺则是比较少的,这是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沙丁鱼的肌肉变得比较发达,其肌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身体的作用,因此跟大部分鱼类相比,沙丁鱼的刺不会特别多,也不会特别大。
4、另外,沙丁鱼中含有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在选择食用鱼时,大部分人都偏向于选择鱼刺少的鱼类,这样在处理的时候不会特别麻烦,在吃的时候被鱼刺刺伤喉咙的概率也会比较低。由于沙丁鱼的刺少,所以可以说它们是一种非常适合食用的鱼类。
二、沙丁鱼和秋刀鱼哪个刺少
1、沙丁鱼和秋刀鱼都是可以食用的鱼类。总体来看,二者的鱼刺都是比较少的,食用起来都比较方便,处理鱼刺不会特别麻烦。
2、不过,二者相比还是沙丁鱼的刺稍微少一些。尤其是腹部,秋刀鱼腹部的刺会相对多一些,在处理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三、沙丁鱼有哪些种类
1、金色小沙丁鱼
金色小沙丁鱼为鲱形目鲱科小沙丁鱼属的一种,体圆柱形,略侧扁,长129~168毫米。头中等大,背部宽。眼中等大。脂膜发达,覆盖着眼的大半。口小,上、下颌等长,腭骨和舌上有细牙。鳃孔大,有假鳃。
2、南美拟沙丁鱼
(1)南美拟沙丁鱼为沿近海中上层洄游性中小型鱼类,分布于非洲南部至东太平洋,沿近海中上层洄游性中小型鱼类,群游性,以浮游生物,如硅藻、桡脚类及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
(2)全世界年产量超过500000吨,主要渔法为流刺网、围网、焚寄网与拖网,主要渔期在夏秋之间。多腌渍后出售,体型较小者,则多利用来制造鱼粉供饲料用。
3、远东拟沙丁鱼
远东拟沙丁鱼又名斑点莎脑鱼,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东大西洋区,包含南非、东非、朝鲜半岛、日本、中国、菲律宾、美国西岸、加拿大西岸、中美洲、南美洲西岸等海域,大群集结,一群鱼有四、五万尾似乎非常常见,以滤食浮游生物维生。
4、裘氏小沙丁鱼
裘氏小沙丁鱼又称逑氏小砂丁、金带砂丁,俗名青鳞仔、鳁仔、沙丁鱼等,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的其中一种,沿近海中上层洄游性中小型鱼类。群游性。以浮游生物,如硅藻、桡脚类及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
5、花莲沙丁鱼
花莲沙丁鱼为鲱科沙丁鱼属的鱼,体延长而侧扁,腹部略圆,具棱鳞。脂性眼睑发达,几完全覆盖住眼睛。背鳍淡黄,前端基部具黑点,尾鳍淡黄,上下叶或具黑缘,且末端具大块黑斑,胸鳍淡黄,馀鳍淡色。分布于南中国海。
6、黄尾小沙丁鱼
黄尾小沙丁鱼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东大西洋区,从塞内加尔至安哥拉海域,栖息深度可达50公尺,体长可达16公分,栖息在沿海海域,成群活动,可做为食用鱼。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