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服务 - 三农问答

小麦湿害的防治方法,需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金汇农
金汇农

及时清理深沟大渠:长期未清理的深沟大渠需进行淤泥疏通,同时开好"三沟",做到沟沟相连,雨季能及时排干。

增施肥料:湿害较为严重的麦田,需增施肥料,根据植株的生长期,选择合适的肥料。

搂锄松土散湿提温:松土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起到壮苗的作用,搂锄能增产。

护叶防病:小麦常见疾病有锈病、赤霉病、白粉病,一经发现需及时用药治疗。

小麦湿害的防治方法,需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一、小麦湿害的防治方法

1、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1)开挖完善田间一套沟,排明水降暗渍,千方百计减少耕作层滞水是避免小麦湿害的主攻目标。对长期失修的深沟大渠要进行淤泥的疏通,抬田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冬春雨水频繁或暴雨过多,利于排渍,做到田水进沟畅通无阻。

(2)与此同时搞好"三沟"配套,旱地麦或水田麦都必须开好厢沟、围沟、腰沟,做到沟沟相连,条条贯通,雨停田干,明不受渍,暗不受害,提倡水浇麦大面积连片种植。

小麦湿害的防治方法,需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2、增施肥料

对湿害较重的麦田,做到早施巧施接力肥,重施拔节孕穗肥,以肥促苗升级。冬季多增施热性有机肥,如渣草肥、猪粪、牛粪、草木灰、沟杂马、人粪尿等。化肥多施磷钾肥,利于根系发育、壮秆,减少受害。

小麦湿害的防治方法,需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3、搂锄松土散湿提温

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培育壮苗。搂锄能促进麦苗生长,加快苗情转化,使小麦增穗、增粒而增产。

小麦湿害的防治方法,需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4、护叶防病

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发生后及时喷药防治,此外可喷施"802"助壮素、植物抗逆增产剂、迦姆丰收液肥、惠满丰、促丰宝、万家宝等。也可喷洒"植物动力2003"10ml对清水10L,隔7-10天1次,连续喷2次。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每50g对清水20-30L喷施,效果好。

小麦湿害的防治方法,需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二、小麦湿害的主要原因

1、雨水过多造成耕作层含水量过高,耕作层水分饱和,氧气缺乏,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呼吸受抑,活力衰退,吸收水、肥能力下降,且土壤中有机物质在厌气条件下,产生还原性有毒物质毒害根系,根系生长不良,根量减少。这时植株体内的氮素代谢下降,功能叶叶片内氮素含量明显减少,造成植株苗小叶黄或僵苗。

小麦湿害的防治方法,需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2、地下水位高,特别是距河流湖泊较近的麦田或低洼水浇麦,地下水位都高,对麦苗的根系下扎造成为害经测定湿害麦田小麦单株次生根仅2.98条,较对照减少1.54条,严重时几乎没有次生根。苗期受渍,虽然越冬期能缓慢生长,到返青时,单株次生根比正常减少2-3条,造成苗小叶少、色黄、僵苗到返青期,单株茎蘖和总苗数也较正常少,到拔节期单株茎蘖达5.7个,三叶以上的大分蘖不够,较正常少0626个,且分蘖素质较低,造成终成穗数偏低。

小麦湿害的防治方法,需及时清理深沟大渠

3、三沟不磁,排灌设施差,明水排不出去,暗水不可滤,沟厢不畅通,造成湿害发生。四是布局不合理,尤其是水浇麦或称水田麦,没能实行连片种植,有的在冬灌田中插花种植,造成麦田明水排不出去,积水久之成灾,出现严重青枯死苗。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
连麦15小麦种子特点,与对照品种周麦18熟期相当
半冬性,全生育期222.2天,与对照品种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适宜播种期10月中旬—10月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18万,注意防治条锈病...
石新616小麦种子特征特性,播种量8~9kg/亩
属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55天,比对照京冬8号晚1天。适宜中上等水肥条件种植。施足底肥,浇足底墒水。建议在河北省中北部冬麦区的保定、沧州及廊坊市区以南中高水肥地块种植,不适宜在冀东地...
洪育麦2号小麦种子介绍,半冬性品种
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8.8~225.6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百农207早熟1.4天。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4~22万。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