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服务 - 三农问答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萝卜
萝卜

物种论述:河蚌属于淡水双壳动物,蚌目、蚌科软体动物均可叫做河蚌,它们分布于全国各处,其中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品种很常见。河蚌肉可以吃,也可用来饲喂鱼类、禽畜。

形态特征:上下外壳的大小一致,壳顶部能看到刻纹,鳃叶间隔膜与鳃丝排列整齐。前闭壳和后闭壳均具有椭圆形肌痕,前缩足具有三角形肌痕,斧足左右侧扁。

分布范围:褶纹冠蚌等品种在全国各处的水域均有分布。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一、物种论述

河蚌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别称河歪、河蛤蜊、蚌壳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蚌目、蚌科软体动物的统称,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见的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畜的饲料。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二、形态特征

1、河蚌两壳相等,壳顶部刻纹常为同心圆型或折线型,铰合部有时具拟主齿,鳃叶间隔膜完好并与鳃丝平行排列,外鳃的外叶后部与外套膜愈合,具鳃水管,外侧有韧带。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2、壳前上方有3肌痕,前闭壳肌痕椭圆形,前缩足肌痕略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椭圆形,斧足左右侧扁、位内脏团腹侧。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三、分布范围

1、河蚌常见的有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三角帆蚌等,其中背角无齿蚌和褶纹冠蚌全国各地的池塘、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普遍都有分布。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2、三角帆蚌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的中大型江河、湖泊等水体中。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四、生活习性

1、环境:河蚌是淡水贝类,常栖息在江河、湖泊、池沼、小溪等水体中,利用斧足挖掘泥沙并使蚌体部分潜埋在泥沙中,前腹缘向下,后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分呼吸、摄食。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2、食性:河蚌是滤食动物,主要以单胞藻、原生动物、有机碎屑等为食,例如轮虫、鞭毛虫、绿眼虫、绿粒藻、栅藻、舟形藻、甲藻、四角藻、纺锤硅藻、杆星藻及动植物碎屑等。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3、繁殖:河蚌是卵生动物,雌雄异体,生殖腺位足部背侧肠的周围,精巢乳白色,卵巢淡黄色,繁殖季节一般在夏季,精子和卵子在雌蚌外瓣鳃的鳃腔内受精,直至钩介幼虫形成。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五、代表物种

1、背角无齿蚌:背角无齿蚌是常见的一种河蚌,别称菜蚌、湖蚌、蚌壳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家畜、家禽的饲料,有些地区用作为淡水育珠蚌。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2、褶纹冠蚌:褶纹冠蚌是常见的一种河蚌,别称鸡冠蚌、湖蚌、绵蚌等,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普遍都有分布,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家畜、家禽的饲料。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3、三角帆蚌:三角帆蚌是常见的一种河蚌,别称河蚌、珍珠蚌、三角蚌等,我国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均有分布,尤以洞庭湖及附近的中型湖泊中最常见。

河蚌简介,是一种淡水双壳动物

4、背瘤丽蚌:背瘤丽蚌是常见的一种河蚌,别称麻皮蚌、麻歪歪等,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中型湖泊及河流最常见。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
河蚌的生长速度,会受到品种、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河蚌生长速度与河蚌品种、养殖水体条件、管理方式等因素有关。三角帆蚌:如果是池塘放养,增重量为42g/年。如果是石舀湖放养,增重量为37.2g/亩。褶纹冠蚌:如果是池塘放养,增重量为...
河蚌的食物,主食为有机碎屑和原生动物
河蚌的食物主要为单胞藻、原生动物、有机碎屑等,比如轮虫、鞭毛虫、绿眼虫、甲藻、栅藻、绿粒藻、舟形藻、杆星藻、四角藻、纺锤硅藻等。河蚌摄食主要依靠蚌壳开闭以及外套膜内侧纤毛、鳃纤毛的...
河蚌哪些部位不能吃,腮和肠子不能吃
河蚌的腮、肠子等部位不能吃。腮:位于裙边和厚厚的蚌肉之间,呈月牙形,质软,里面具有腮状纹理,颜色呈墨黑色。肠子:位于鳃的旁边,形状为管状,里面含有泥沙,连接蚌体的一端要掐断,粘在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