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株的棱边上产生病斑,颜色呈灰白色,上面还带有大量的黑点。病斑下凹,之后会慢慢干枯,导致病部产生缺口和孔洞。
春季气温达到3℃以上时,便可开始发病,达到15℃便会侵染火龙果的肉质茎。气温为20-30℃时,容易发病。

一、火龙果茎枯病的症状
1、发病是植株棱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则病斑,上面有非常多的小黑点,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

2、最后会形成缺口和孔洞,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

二、火龙果茎枯病的发病规律
1、茎枯病病菌随病茎在地表越冬,当春季气温高于3度时开始过多,15度时会散发白术侵染植株肉质茎,发病适温为20-30度。

2、分生孢子会随雨水溅射和空气传播进行再次侵染,主要危害火龙果的肉质茎,通常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这时病害刚刚开始危害,病株率尚低,病情发展缓慢。

3、到了4月份后,随着气温升高,病害加重,到了5-7月时发病盛期,这时正是开花前,由于气温高,而且雨季的来临,为病菌侵染创造了最佳途径,这时病害在田间蔓延极快。

4、另外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的地区发病情况高于地势高的砂质壤土地区,偏施氮肥也会加重病害发生。

三、火龙果茎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要选育无病种苗,如果选种一定向有病区调种、引种,同时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这是防治火龙果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在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枝体及田间杂草,保持田间干净,减少病原基数,在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浇水不宜大水漫灌,以免根系窒息而死,最好是采用滴灌和起垄栽培,施肥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2、化学防治
可以用波尔多液,咪鲜胺、咪鲜胺锰盐、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繁殖,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