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鲶鱼时,主要投喂水蚤、水蚯蚓、煮熟的猪血、鱼粉、蚕蛹等混合制成的搭配饲料。如果是放苗前一周,通常通过肥水来为鱼苗提供食物。
1、鱼池一般每10-15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三分之一左右。若鲶鱼时常浮出水面,此时需要开启增氧机进行增氧。
2、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饲喂量,并且需将饲料剁碎。2月龄后,开始投喂颗粒饲料,有条件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蛋白质。
一、鲶鱼养殖吃哪些饲料
1、人工养殖的鲶鱼主要以吃水蚤、水蚯蚓、煮熟的猪血、鱼粉、蚕蛹等制成的搭配饲料为主。在放养鱼苗的前7天左右就可以开始培肥水质,培肥水质比较简单,可以在水面上种植一些类似睡莲类的植物,这样不仅能培肥水质还可以起到遮荫的效果。
2、鱼池里面的水通常10-15天左右就必须要进行更换,每次的换水量为1/3即可,当水质呈黄绿色时就说明水质比较好,这时就无需进行优化水质的工作。当发现鲶鱼经常浮出水面,这时就需要打开增氧设备,由于鱼产生这种反应时就代表缺氧了。
3、在养殖过程中投喂饲料一定要合理,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不可太多,如果给鲶鱼吃太多就会容易阻塞食道。在鲶鱼幼苗期时投喂饲料必须将其剁碎,这样有助于幼鱼摄食、消化。在2月龄时就可以为其投喂颗粒状饲料,同时为了保证营养均衡,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蛋白质。
二、鲶鱼在清水中能否养活
1、鲶鱼在清水里养得活,因为鲶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强的,只要提供充足的食物,并且清水中有充足的氧气,就可以存活。
2、鲶鱼是我国需求量比较高的一种淡水鱼,由于其市场前景广阔,价格也比较高,所以养殖鲶鱼的人也越来越多。
3、鲶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于水质也是有一定的要求。鲶鱼适合生长在28℃水温范围内,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含量比较的充足。
4、饲养期间要按时进行调节水质,不要积累老水,这不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一般情况下,可以每周换一部分的老水,有条件的可以添加增氧的设备,这样对于鲶鱼的生长是很有帮助的。
5、鲶鱼分布是比较广泛的,在世界各地的水域中均有分布,是一种昼伏夜出的鱼种,白天一般躲在阴凉处休息,只有在夜晚才出来觅食活动。通常喜欢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靠捕食小型鱼类或虾类为主,所以只要根据它的习性进行养殖即可。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