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环境: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一般为22℃左右,而热带地区的作物种子,萌芽温度需控制在25℃以上。
少光环境:种子萌芽期间,无需提供过多光照,直至长出幼芽后再转移至光线柔和处。
水分充足:播种后,每天浇水一次,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水分。
氧气丰富:种植土壤要求孔隙大、透气良好,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氧气。
一、种子的适宜生长环境
1、温暖环境
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为温度,种子在低温或高温的环境下,难以萌发和生长,因此播种后要确保足够温暖的环境,将周围温度控制在22摄氏度左右,但是热带地区的种子品种,要控温在25摄氏度以上。
2、少光环境
大部分种子都是依靠自身体内的养分进行萌发的,所以通常无需过多的日照,有时甚至需要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生长,当它们在长出幼芽之后,再摆放于光照柔和的位置,促进子叶的发育。
3、水分充足
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只有环境足够湿润,才可以使其焕发生命活性,顽强向上破土而出,播种之后,可以每天为种子浇一次水,让种子吸收自身重量的25%-50%,甚至更多。
4、氧气丰富
种子在吸收水分膨胀之后,呼吸作用的强度会增加,此时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当空气氧气含量低于5%时,大部分种子都没有办法萌发,所以种植时要选择透气性强、孔隙大的土壤。
二、种子是如何萌发的
1、吸水胀大
种子的萌发从吸收水分开始,当种子浸泡在水中时,它不断地吸收水分发胀,使体积增大,当其体积达到一定程度时,种子的皮就会变软直至破裂,从而可以增加通透性,促进种子的萌发。
2、胚根伸长
当种子吸完水后,经过其细胞壁的水合与酶的活化,细胞开始分裂,胚生长至冲破种皮,最后发育为根,同时胚轴也开始伸长,子叶突破出土,长出的胚芽发育成叶和茎,为幼苗的光合作用提供基础。
3、长出幼苗
苗芽出土后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子叶逐渐枯萎并掉落,小苗芽长成植株的幼苗,此时要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肥料,还需要注重防治病虫害,以帮助幼苗顺利进入花期。
4、成长开花
幼苗经过充足的水分、光照和肥料的滋养后逐渐长高,在进入植株的开花期之前要增加植株的光照,可以放在通风透气的阳台上,花期时还要对植株的花蕾进行修剪,使其保持正常的生长状态。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