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温型常规稻品种。
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广红占1号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晚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粤红宝长1天。产量与对照相当,红米,米质达部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一、广红占1号水稻品种基本信息
1、审定编号:粤审稻20240027。
2、作物名称:水稻。
3、品种名称:广红占1号。
4、申请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5、育种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6、品种来源:粤禾丝苗/广新油占2号。
7、审定意见:广红占1号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晚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粤红宝长1天。产量与对照相当,红米,米质达部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二、特征特性
1、感温型常规稻品种。
2、晚造全生育期114~116天,比对照种粤红宝长1天。
3、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株高适中,抗倒力强,耐寒性中等。
4、科高106.9~109.1厘米,亩有效穗16.0~17.1万,穗长23.0~23.2厘米,每穗总粒数146~149粒,结实率81.8%~83.9%,千粒重19.7~19.8克。
5、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4.7%~95.0%,病圃鉴定叶瘟1.0级、穗瘟2.0~3.0级(单点最高7级)。
6、感白叶枯病(IX型菌7级)。
7、米质鉴定达部标优质2级,糙米率78.6%~81.0%,整精米率62%~69.1%,垩白度0.2%,透明度1.0~2.0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51.0~70.0毫米,直链淀粉15.5%~15.9%,长宽比2.8~2.9。
三、栽培技术要点
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四、产量表现
1、2022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23.84公斤,比对照粤红宝增产6.46%,增产未达显著水平。
2、2023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333.04公斤,比对照粤红宝减产4.10%,减产未达显著水平。
3、2023年晚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9.86公斤,比粤红宝增产0.05%。
4、日产量2.92~3.65公斤。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