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体:水稻细条病由稻生黄单胞杆菌稻细条斑致病变种所引起。
2、发病症状:水稻细条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后秕粒增多,严重时会影响水稻抽穗灌浆,导致产量下降。
3、发病条件:台风、暴雨、洪涝等不良气候,种子本身带有病菌,田间管理不当(深灌、串灌、漫灌、偏施以及迟施氮肥)等。

一、水稻细条病介绍
1、定义
(1)水稻细条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稻生黄单胞杆菌稻细条斑致病变种所引起的并发生在水稻上的一种病害。

(2)该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在发病后,秕粒会增多,而在危害严重时会影响水稻抽穗灌浆,甚至造成减产。

2、发生的条件
(1)气候不良:该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最易发生流行,而在遭遇台风、暴雨、洪涝等不良气候之后,叶片上就容易有伤口,病菌便会趁机侵入并传播,使得该病爆发。

(2)种子带菌:若种子本身就带菌的话,也容易发生该病。
(3)田间管理不当:深灌、串灌、漫灌、偏施以及迟施氮肥等原因都利于病害的发生。

二、水稻细条病的防治方式
1、农业防治
(1)在施肥的时候,需要合理的搭配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基肥通常应以有机肥为主,在水稻生长后期需要慎用氮肥,平时还需要将田边的杂草清理干净,并严防秧苗淹水,以此来减轻病害。

(2)需要培育抗病良种并淘汰感病品种,同时还要严禁从疫情发生区进行调种、换种,防止种子带菌。

2、药剂防治
(1)在播种前,用85%三氯异氰脲酸粉剂500倍液浸种24小时,随后洗净药液并催芽播种。

(2)通常可以用14%胶胺铜水剂500倍液、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25.9%植保灵水剂7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农服务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农服务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